
一、基本信息:五味子,因具备甘、酸、辛、苦、咸五种味道而被命名,分为南五味子和北五味子两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治疗心脏疾病必须使用北五味子,因其品质上乘。北五味子,别称山花椒,是木兰科多年生缠绕性藤本植物,喜好冷凉湿润、土壤为腐殖质的阴凉环境。
二、化学成分:五味子种子富含挥发油,主要成分包括柠檬醛、α、β-花柏烯、β-花柏醛。果实含有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以及维生素C。种子含有大量脂肪酸。果实、种子中含有丰富的木脂素类化合物,如五味子醇、五味子素等。不同种类的五味子还含有其他多种化合物,如华中五味子果实、种子中的五味子甲素、乙素等。
三、药理作用:五味子的主要功效包括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1. 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显著的镇静作用,能减少小鼠的自主活动,延长巴比妥睡眠时间,抑制动物攻击行为,对抗电休克和化学性惊厥。2. 保肝:对化学毒物引起的动物肝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能降低ALT活性,增加肝脏解毒能力。3. 心血管系统:有扩血管作用,增加脉鼠离体心脏及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的营养和功能。4. 延缓衰老:清除自由基、抑制过氧化脂质形成,具有抗氧化作用,增强SOD活性,降低MDA含量。5. 呼吸系统:祛痰止咳,增强支气管上皮细胞功能。6. 代谢及免疫功能:促进肝糖原合成,增加肝细胞蛋白质合成,促进淋巴细胞DNA合成,增强免疫功能。7. 抗溃疡:抑制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减少胃液分泌。
四、性状鉴别:北五味子呈不规则的圆球形或扁球形,外皮紫红色或暗红色,果肉柔软,有的表面呈黑红色或出现“白霜”。种子1-2粒,呈肾形,表面棕黄色,有光泽。南五味子较小,形状不规则,表面暗红色或棕褐色,果皮肉质较薄,内含种子1-2粒。
五、炮制方法:五味子可通过醋炙、酒炙或蜜炙的方式进行炮制,以增强其药效。
六、临床应用:五味子用于治疗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口渴心悸、失眠等症状。在治疗神经官能症、传染性肝炎等方面取得良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