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五味子,作为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分为南北两种品种,它倾向于在排水优良、肥沃且微酸性的土壤中生长,这类土壤通常含有丰富的腐殖质。
2. 中国的主要栽培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河北等省份。由于五味子对养分的需求较高,在其生长周期中需要持续吸收养分,因此在土地准备工作阶段就应施足基肥。
3. 五味子通常在湿润且肥沃的杂木林、林缘及山地灌木丛中茂盛生长,它具有耐阴、耐湿、耐寒的特性,但不耐受低洼的环境,对土壤的适应能力较强。
4. 鉴于五味子的生长特性,最适合在其种植的土壤为深层腐殖土或疏松肥沃的壤土。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并与氮、磷、钾等化肥合理配合使用,同时补充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以优化土壤结构。
5. 施肥应分多次进行,避免一次性施肥过重,从而影响五味子的正常生长。首次追肥大约在定植后的十天左右,追肥量应控制在适量,以氨肥和钾肥为主。
6. 第二次追肥大约在一个月之后进行,按每亩75公斤的量计算,以磷肥为主,并配合尿素和钾肥使用。
7. 第三次施肥的量应适当增加,每亩使用5000公斤的腐熟农家肥为主。后期根据五味子的生长状况,合理进行追肥。
8. 五味子每年5月份开花,为了促进开花、延长花期、提高坐果率,应提前进行施肥。此时主要喷施硼肥等叶面肥。
9. 6月至8月是五味子的果实生长期,应主要使用磷肥和钾肥,并配合叶面肥使用,以提升五味子的果实品质。
10. 循环肥,也称冬季施肥、养护肥或基肥,其主要目的是为来年的产量和品质打下基础,确保冬季的安全施用。
11. 冬季施肥时,应以有机肥为主的周期肥为主,适当喷施叶面肥补充根系营养,或使用生物菌肥。这样既能降低成本,又能提高五味子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