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钻孔灌注桩的泥浆三大指标是比重、粘度和含砂率。比重应在1.1~1.3之间,粘度根据地层类型不同有所变化,一般地层为16~22秒,松散易坍地层则为19~28秒。含砂率不宜超过4%。测量比重时,需将泥浆注满泥浆杯,加盖并清洗小孔溢出的泥浆,置于支架上,移动游码使杠杆呈水平状态,读出游码左侧所示刻度,即为泥浆的相对密度。
灌注桩系是指在施工现场通过机械钻孔、钢管挤土或人力挖掘等方式在地基土中形成桩孔,并在其内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的结构。按照成孔方法的不同,灌注桩可分为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和挖孔灌注桩等几种类型。
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泥浆护壁施工法和全套管施工法。泥浆护壁施工法适用于多种钻孔方式,包括冲击钻孔、冲抓钻孔和回转钻削成孔等。其施工过程为:平整场地、泥浆制备、埋设护筒、铺设工作平台、安装钻机并定位、钻进成孔、清孔并检查成孔质量、下放钢筋笼、灌注水下混凝土、拔出护筒、检查质量。
全套管施工法不需使用泥浆及清孔步骤。施工顺序包括平场地、铺设工作平台、安装钻机、压套管、钻进成孔、安放钢筋笼、放导管、浇注混凝土、拉拔套管、检查成桩质量。该方法的主要施工步骤与泥浆护壁法相似,但不需要使用泥浆和清孔步骤。压入套管的垂直度依赖于挖掘开始阶段5~6米深时的垂直度,因此应随时使用水准仪及铅垂校核其垂直度。
泥浆护壁施工法和全套管施工法是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两种重要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场景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对于确保桩基质量和施工效率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