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春节气的民俗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咬春:立春时节,民间有食用萝卜、姜、葱、面饼的传统,这一习俗被称为“咬春”。在南方地区,人们更喜欢吃春卷。萝卜因其辛辣口感,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即“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
2. 迎春:立春前一日,会有艺人头戴特殊的装饰,高声喊出“春来了”,这被称作“报春”。立春后,人们喜欢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外出游春,即探春握友、踏春,这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3. 打春:“打春”是通过“鞭打春牛”来催促农耕的活动。春牛可以是纸牛或泥牛,而扮演芒神的人会用红丝绸缠绕的鞭子猛抽春牛三下,以示督促人们在春天开始之际赶紧耕作。
立春节气是二十四节气的首位,代表着“开始”和温暖、生长的意义。最初,节气是根据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来确定,现在是根据太阳黄经度数。立春通常在公历2月3日至5日之间。在干支纪元中,立春是岁首,标志着新的轮回的开始。传统上,立春具有吉祥的寓意。它意味着冬季的万物闭藏已经过去,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已经到来。立春也是自然界万物开始复苏的迹象。
以上内容参考自百度百科—立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