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当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时,劳动者应向劳动监察部门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寻求帮助。
2. 在采取行动前,劳动者应熟悉劳动合同法的相关条款,确认用人单位的具体违法行为,例如未按时支付工资、未签订劳动合同或强迫加班等。
3. 劳动者需搜集相关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诉求,这些证据可能包括工资单、工作时间记录、合同副本、证人证言等。
4. 劳动者可简化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提出投诉,并提供证据和详细情况说明。劳动监察部门将依法调查并采取措施制止违法行为。
5. 如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争议无法通过协商解决,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6. 在整个过程中,劳动者应保持冷静,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并可寻求律师或法律援助机构的帮助。
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七十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对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制定、劳动合同订立与解除、劳务派遣遵守规定、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遵守、劳动报酬支付和最低工资标准遵守、社会保险参与和缴费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在中国境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因确认劳动关系、劳动合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除名、辞退、辞职和离职、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和劳动保护、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等发生的劳动争议,适用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