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指的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是劳动产品,用于交换,具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因为不一定用于交换。商品具有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则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价值,因为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同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因为它不一定用于交换。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统一性体现在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缺一不可。对立性则体现在商品生产者和购买者无法同时拥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生产者要实现商品的价值,必须让渡使用价值给购买者,而购买者为了得到使用价值,必须付出相应的价值。当使用价值和价值分离时,意味着交换已经完成。
货币起源于偶然的物物交换,通过扩大的物物交换和一般等价物的出现,最终固定在金银上,形成了货币。货币的本质是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具有多种职能,包括基本职能:流通手段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只需现实货币,而价值尺度只需观念上的货币。此外,货币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的产生是为了克服金银条块和金属铸币在流通中的不便和缺陷。纸币成本低,更易于保管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纸币作为价值符号,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价值尺度的职能。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它们既对立又统一。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而价值则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具有多种职能,包括流通手段、价值尺度、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纸币作为价值符号,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价值尺度的职能,克服了金银条块和金属铸币在流通中的不便和缺陷。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商品生产者和购买者无法同时拥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当使用价值和价值分离时,意味着交换已经完成。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具有多种职能,包括流通手段、价值尺度、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纸币作为价值符号,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价值尺度的职能,克服了金银条块和金属铸币在流通中的不便和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