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质土质的池塘确实适合养殖泥鳅,但在养殖前需要大量投放粪肥以改善底质,为泥鳅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苗种的质量至关重要,应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表光滑、富有粘液、规格整齐、活动能力强的泥鳅苗种,剔除体表或口腔内有伤的鳅种。
在饲养过程中,可以投喂麦麸、米糠、花生饼、豆饼、菜饼、蚯蚓、蝇蛆及浮萍等植物性饲料,适当搭配少量鱼粉、蚕蛹等动物性饲料。同时注意投饲和施肥,如剩饭菜、畜禽粪、菜叶等,饲料要植物性与动物性配合使用。
控制好水质也很关键,当泥鳅出现窜出水面“吞气”的情况时,表明水体中缺氧,应停止施肥,并更换新水。池内可以栽植水生植物,以利于遮阴和改善水质。水生植物的根部会有一些底栖生物,为泥鳅提供天然饵料。
日常管理方面,每天早晚各巡池一次,检查泥鳅的活动、吃食、病害等情况,同时,观察养殖池有无渗漏水,泥鳅有无逃逸现象。
泥鳅的疾病预防应以保持水质清新为主。在养殖时,可以通过适度施肥,使浮游生物处于良好的状态,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和营养物质,从而培育出良好的水质。
蚯蚓作为杂食性动物,饲料来源广泛,酒糟、果皮、菜叶及生活垃圾等都可作为其饲料。猪粪可以用来养蚯蚓,将新鲜猪粪收集堆放,每堆摊开晒到七成干,加入20%的泥土地、3%的麦麸和米糠,用塑料薄膜封严,7天左右猪粪发酵。发酵后的猪粪平铺在坑内,上面用青草或草帘等物盖好保持湿润,20天左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