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趣的数学科普小知识如下:
一、阿拉伯数字
阿拉伯数字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后来传到阿拉伯,再由阿拉伯传到欧洲。尽管欧洲人一度误以为是阿拉伯人发明的,但这些数字符号实际上起源于印度。由于历史的流传,人们已经习惯于将这些数字称为“阿拉伯数字”。
二、九九歌
九九歌即现今我们所用的乘法口诀。早在公元前春秋战国时期,九九歌就已经在中国广泛使用,并在多部古籍中有所记载。最初的九九歌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共36句。约在公元五至十世纪间,九九歌扩充至“一一如一”。到了公元十三、十四世纪,九九歌的顺序才演变为我们现在所使用的从“一一如一”到“九九八十一”的顺序。目前,中国使用的乘法口诀有两种,分别为45句的“小九九”和81句的“大九九”。
三、莫比乌斯环
莫比乌斯环是一种独特的拓扑结构,它仅有一个面和一个边界。可以通过将一根纸条扭转180度后两头粘接制成莫比乌斯环。有趣的是,如果沿着中线剪开莫比乌斯环,首次剪切将得到一个更大的环;之后的每次剪切都会得到两个相互嵌套的环。这种结构的特点是中间部分永远不会断开。
四、克莱因瓶
1882年,著名数学家菲利克斯·克莱因发现了以其名字命名的克莱因瓶。这个瓶子看似普通,但却没有底部,瓶颈被拉长仿佛穿过了瓶壁,最后与瓶底相连。更有趣的是,如果沿对称线切开克莱因瓶,将会得到两个莫比乌斯环。
五、黄金分割
黄金分割的提出者是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一次偶然的机会,毕达哥拉斯经过铁匠铺,被铁匠打铁的声音所吸引。为了探究这些声音的奥秘,他测量了铁锤和铁砧的尺寸,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和谐的比例关系。后来,他发现1:0.618的比例最为优美,并能引起人的美感,这个比例后来被称为黄金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