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金首饰的鉴定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观察色泽、称重、听声音、测试硬度、使用试金石、对照标准牌、用酸测试以及确定成色。这些方法中,前四项主要依靠视觉和触觉,后四项则需要借助工具和化学试剂。此外,还有一种常用的方法,那就是火烧测试。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辨别黄金的真假。
1. 观察色泽:纯金通常呈现赤黄色(黄红色),成色在95%以上的金最为鲜艳。正黄色表明成色大约为80%,青黄色则意味着成色大约为70%。略带灰色的金成色约为50%。因此,有经验的鉴别者会根据金子的色泽来判断其成色,有句口诀是“七青八黄九五赤,黄白带灰对半金”。对于长时间使用的黄金首饰,人们常说“铜变绿,银变黑,金子永远不变色”。
2. 称重:黄金的密度远高于银、铅、锡,因此相同体积的黄金会比这些金属更重。真正的黄金首饰拿在手里会有沉甸甸的感觉,而铜或其他金属制成的假金则缺乏这种坠感。
3. 听声音:将黄金首饰敲击或掷向硬物,纯金会发出低沉的“噗嗒、噗嗒”声,没有回音且没有弹力。K金则会有音韵、回音和弹力,弹力越大、音韵越尖越长,成色越差。假的或成色低的黄金声音清脆,缺乏沉闷感,通常发出“当当”响声,且声有余音,落地后跳动剧烈。
4. 测试硬度:成色高的黄金,用大头针或指甲刻划后会留下痕迹。97%以上成色的黄金首饰,弯折两三次后,弯折处会出现皱纹,也称为鱼鳞纹;95%左右成色的黄金首饰,弯折时感觉较硬,鱼鳞纹不明显;90%左右成色的黄金首饰,弯折时很硬,没有鱼鳞纹;含杂质较多的黄金首饰,弯折两三次即断;如为生金制作,弯即断,断面有明显的砂粒状。在测试时应考虑到首饰的宽窄与薄厚,厚的、宽的较硬,薄的、窄的较软。
5. 使用试金石鉴定成色:利用已知成色的金和被试首饰在试金石上磨道,通过对比颜色,确定黄金首饰的成色。此法应在自然光和日光灯下进行,不能在直射的太阳光线和白炽灯下进行。过去人们常用试金石来测定金的大体含量。
6. 用酸测试:在试金石上分别磨出被鉴定首饰和对比的黄金,用玻璃棒点试硝酸在金道上,因金元素化学性质稳定,不与酸反应,故颜色不变。非金或非纯金的金道则会消失或起变化。变化规律是“三快、三慢”,即成色低的消失快,成色高的消失慢;混金消失快,清金消失慢;大混金消失快,小混金消失慢。根据金道消失的情况,比较对比就可以确定黄金首饰的成色。
7. 火烧测试:将要鉴别的饰品烧红(但不要使饰品熔化变形),冷却后观察颜色变化。如表面仍呈原来黄金色泽,则是纯金;如颜色变暗或不同程度变黑,则不是纯金。一般成色越低,颜色越浓,全部变黑,说明是假金饰品。真的烧红后即淬入水中,色泽不变。真的遇火不变色,假的则不耐火,变成黑紫色,失去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