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酸碱度通常以pH值表示,不同种类的食用菌对pH有着不同的需求。例如,猴头菌偏好酸性环境,其pH值应在3~4之间,而香菇和银耳适宜的pH值范围是5~6。木耳的生长环境pH值应保持在5.5~6.5之间,金针菇则在pH4~8的环境中均能良好生长,最适合的pH值为6。对于粪草腐生菌来说,草菇和蘑菇的pH值分别为7.5~9和7.2~7.5。
为了确保所配制的培养基处于适宜的pH范围内,需考虑培养料的性质和配比。高温灭菌后,pH值可能会有所下降,食用菌在生长过程中也会产生有机酸,导致pH值进一步降低。此外,培养料在堆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活动也可能改变其pH值。因此,如果需要对培养料进行高温灭菌,应当先略微提高其pH值。
为了维持培养过程中培养基的pH值在适宜范围内,常在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缓冲剂。常用的缓冲剂包括磷酸二氢钾(KH2PO4)和磷酸氢二钾(K2HPO4)等无机盐,它们不仅能提供食用菌所需的磷、钾等矿物质营养,还能有效调节pH值变化。钙(Ca)不仅能够中和酸性,还能增强菌丝的耐酸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不同种类的食用菌对pH值的要求不同,选择培养基时应仔细考虑。其次,添加缓冲剂的量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培养效果。再次,定期监测培养基的pH值,及时调整,确保其始终处于适宜范围内。
通过科学合理地调节培养基的pH值,可以显著提高食用菌的生长质量,促进其健康发育,从而获得更好的产量和品质。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