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蝙蝠是唯一能够飞翔的哺乳动物,拥有900多种。它们具有敏锐的听觉定位系统,大多数以昆虫为食。蝙蝠在昆虫繁殖平衡中扮演重要角色,甚至可能帮助控制害虫。某些蝙蝠也会食用果实、花粉、花蜜,甚至吸血。这些蝙蝠有时会传播狂犬病。蝙蝠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尤其在热带地区数量丰富。它们常在人类房屋和公共建筑物内聚集成群。
蝙蝠体型大小差异显著,最大的吸血狐蝠翼展可达1.5米,而最小的基蒂氏猪鼻蝙蝠翼展仅有15厘米。它们的颜色、皮毛质地和脸部特征各不相同。蝙蝠的翼是由前肢演化而来,除拇指外,前肢各指伸长,与飞膜相连,直至下肢踝部。拇指末端有爪。多数蝙蝠每窝产1至4仔。幼仔初生时无毛或少毛,一段时间内不能视不能听。幼仔由亲体照顾5周至5个月,时间因种类而异。几乎所有蝙蝠都在白天憩息,夜晚活动。这种习性使它们能够侵袭入睡的猎物,同时避免其他动物或高温阳光的伤害。
蝙蝠喜欢栖息在孤立的地方,如山洞、缝隙、地洞或建筑物内,也有栖于树上、岩石上的。它们总是倒挂着休息。蝙蝠聚成群体,数量从几十只到几十万只不等。具有回声定位能力的蝙蝠能产生短促而频率高的声脉冲,这些声波遇到附近物体便反射回来。蝙蝠听到反射回来的回声,能够确定猎物和障碍物的位置和大小。这种本领要求高度灵敏的耳朵和发声中枢与听觉中枢的紧密结合。蝙蝠之间也可能通过声脉冲交流。
少部分蝙蝠依靠嗅觉和视觉寻找食物。人们常用“飞禽走兽”一词来形容鸟类和兽类,但这种说法有时并不准确,因为有一些鸟类并不会飞,如鸵鸟、鸸鹋、几维和企鹅等;同样也有一些兽类并不会走,如生活在海洋中的鲸类等,而蝙蝠类不但不会像一般陆栖兽类那样在地上行走,却能像鸟类一样在空中飞翔。蝙蝠类是惟一真正能够飞翔的兽类,它们虽然没有鸟类那样的羽毛和翅膀,飞行本领也比鸟类差得多,但其前肢十分发达,上臂、前臂、掌骨、指骨都特别长,支撑起一层薄而多毛的皮膜,形成蝙蝠独特的飞行器官—翼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