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重点任务主要包括: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食品采购、贮存、加工、供应等全过程的监管,确保校园食品安全;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与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并整改存在的问题;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师生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具体来说,学校需要制定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和操作流程,确保食品从采购到供应的每一环节都符合安全标准。例如,学校应严格筛选供应商,确保采购的食品原料质量可靠;在贮存环节,要合理设置仓库温度、湿度等条件,防止食品变质;在加工环节,要严格遵守卫生规范,避免交叉污染;在供应环节,要确保餐具消毒彻底,提供符合卫生标准的就餐环境。
此外,学校还需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与风险评估工作。通过自查,学校可以及时发现并整改存在的问题,如设备设施老化、操作流程不规范等;同时,结合风险评估结果,学校可以针对性地加强薄弱环节的管理,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为了提高师生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学校还应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可以通过举办讲座、开设课程、制作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向师生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教育他们如何辨别食品真伪、预防食物中毒等。
最后,在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学校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工作。要及时报告事故情况,提供必要的证据和资料,协助查明事故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