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求元稹的生平简介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12-21 19:01:32
文档

求元稹的生平简介

不久,元稹被召回担任膳部员外郎,后升任为祠部郎中、知制诰。他进入翰林院担任中书舍人、承旨学士,最后官至工部侍郎、同平章事。然而,没过多久,他又被免去宰相职务,外放为同州刺史。后来,他被调任为越州刺史,兼任御史大夫和浙东观察使。太和初年,元稹再度被召回朝廷,担任尚书左丞、检校户部尚书,并兼任鄂州刺史、武昌军节度使。元稹于五十三岁时去世,被追赠为尚书右仆射。
推荐度:
导读不久,元稹被召回担任膳部员外郎,后升任为祠部郎中、知制诰。他进入翰林院担任中书舍人、承旨学士,最后官至工部侍郎、同平章事。然而,没过多久,他又被免去宰相职务,外放为同州刺史。后来,他被调任为越州刺史,兼任御史大夫和浙东观察使。太和初年,元稹再度被召回朝廷,担任尚书左丞、检校户部尚书,并兼任鄂州刺史、武昌军节度使。元稹于五十三岁时去世,被追赠为尚书右仆射。


元稹,字微之,出生于河南河内。他自幼便失去了父亲,母亲郑氏不仅贤淑,而且通晓文墨,亲自教授他书传。元稹通过明经科和书判考试,成绩优异,被任命为校书郎。在元和初期,他凭借出色的策论能力,被授予左拾遗,后历任监察御史等职。因牵涉到一些事务,元稹被贬至江陵担任士曹参军,后又调任通州司马。

不久,元稹被召回担任膳部员外郎,后升任为祠部郎中、知制诰。他进入翰林院担任中书舍人、承旨学士,最后官至工部侍郎、同平章事。然而,没过多久,他又被免去宰相职务,外放为同州刺史。后来,他被调任为越州刺史,兼任御史大夫和浙东观察使。太和初年,元稹再度被召回朝廷,担任尚书左丞、检校户部尚书,并兼任鄂州刺史、武昌军节度使。元稹于五十三岁时去世,被追赠为尚书右仆射。

元稹自小与白居易互相唱和,当时的诗坛中,人们称他们为“元白”,并赋予了“元和体”的美誉。他的诗作以辞藻浅淡、情感哀婉著称,犹如孤独的凤凰悲鸣,深深打动人心。元稹的代表作品众多,包括《菊花》、《离思五首》(其四)、《遣悲怀三首》、《兔丝》、《和裴校书鹭鸶飞》、《夜池》、《感逝(浙东)》、《晚春》、《靖安穷居》、《送致用》、《宿石矶》、《夜坐》、《雪天》、《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因成四首》、《织妇词》、《夜别筵》、《山枇杷》、《所思二首》、《斑竹(得之湘流)》、《竹部(石首县界)》、《白衣裳二首》、《鱼中素》、《酬许五康佐(次用本韵)》等。其中,《菊花》、《离思五首》(其四)和《遣悲怀三首》(其二)三首流传甚广,《离思五首》(其四)更是广为人知。该诗表达了他对已逝情人的深情思念,以至于在花丛中也不愿回首(“取次花丛懒回顾”),诗中的比兴之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语言美妙,意境朦胧,深受人们喜爱。而《遣悲怀三首》则表达了他对亡妻的深切怀念,写得悲痛欲绝,令人感同身受,其中第二首的结尾句“贫贱夫妻百事哀”更是被广泛传颂。

元稹的集子与白居易的集子同名长庆,现存诗二十八卷(全唐诗中卷第三百九十六至四百二十三)。

文档

求元稹的生平简介

不久,元稹被召回担任膳部员外郎,后升任为祠部郎中、知制诰。他进入翰林院担任中书舍人、承旨学士,最后官至工部侍郎、同平章事。然而,没过多久,他又被免去宰相职务,外放为同州刺史。后来,他被调任为越州刺史,兼任御史大夫和浙东观察使。太和初年,元稹再度被召回朝廷,担任尚书左丞、检校户部尚书,并兼任鄂州刺史、武昌军节度使。元稹于五十三岁时去世,被追赠为尚书右仆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