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的社会功能是多元而深刻的,《艺术概论》中提到艺术主要具备三种功能:审美功能、认知功能和教育功能。艺术的认知功能在于它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生活和精神面貌。这些艺术作品不仅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具体生动的生活场景,还能让我们认识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各种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性情、思想和精神面貌。因此,通过欣赏不同的艺术作品,我们的生活视野得以扩大,对现实、历史和真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比如,《清明上河图》就生动地展示了北宋末年汴梁的市井生活,它帮助我们直观地感受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这种通过艺术作品了解历史和文化的方法,无疑大大丰富了我们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艺术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它能够对人们的思想和道德产生积极的影响。优秀的艺术作品不仅能够帮助人们认识生活,还能引导人们采取正确的态度和看法,培养美好的道德情操,促进人们奋发向上。这种通过艺术作品进行的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
例如,孔子曾经用绘画比喻“礼”,用雕刻比喻教育,用诗歌和音乐比喻他的政治理想,希望通过艺术为手段,通过诗教和乐教达到“克己复礼”的政治目的。这说明艺术在教育方面的独特价值。
艺术的审美功能则体现在它不仅作用于人的理智,还作用于情感,使人在享受美的过程中产生感动和愉悦。艺术通过这种不同于科学的特殊作用,即审美作用或美感作用,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
古代艺术理论家宗炳的“畅神说”和张彦远的“怡悦情性”说,都强调了艺术的审美功能。这些理论不仅帮助我们理解艺术的魅力,也提醒我们艺术对提升个人情感和精神境界的重要性。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