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剧脸谱是中国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根据不同的角色性格和特点,分为多种类型。以下是对京剧脸谱类型的详细解释:
1. 整脸:这种脸谱以一种颜色为主,配以夸张的肤色,细致地描绘出眉毛、眼睛、鼻子和嘴巴等面部特征,使角色的性格和特点一目了然。
2. 三块瓦脸:在整脸的基础上,进一步夸大了眉毛、眼睛和鼻子的画片,形成两块眉窝和一块鼻窝,这样的设计更加突出了角色的性格特征。
3. 十字门脸:由三块瓦脸发展而来,特点是将三色缩减为一个色条,从额头延伸到鼻头以下,用这个色条象征人物性格,简洁而富有表现力。
4. 六分脸:又称“老脸”,特点是脑门的主色缩减为一个色条,强调眉毛,白眉占据四分之一,主色占据六分之一,适用于老生角色。
5. 碎花脸:由“花三块瓦脸”演变而来,保留主色,其他部分用辅助颜色添加花纹,色彩丰富,图案多样,富有装饰性。
6. 歪脸:用于描绘五官不正、相貌丑陋的角色,特点是脸谱不对称,给人以歪斜之感,增强了角色的喜剧效果。
7. 僧脸:也称“和尚脸”,特征是眼窝呈腰子形,鼻窝呈花形,嘴巴呈花形,脑门上画一个舍利珠或九个点,表示佛教受戒,专用于表现僧侣角色。
8. 宦官脸:专用于表现宦官角色,色彩只有红白两种,形式类似于“整脸”和“三块瓦脸”,强调宦官的特点,如脑门圆光和脸颊的胖纹。
9. 元宝脸:脑门和脸膛颜色不同,形状像元宝,分为“普通元宝脸”、“倒元宝脸”和“花元宝脸”三种,适用于不同性格的角色。
10. 象形脸:一般用于神话戏,图案和色彩根据精灵神怪的形象设计,不过于写实,讲究传神,富有想象力。
11. 神仙脸:由“整脸”和“三块瓦脸”发展而来,用于表现神佛,取法佛像的构图,常用金色或银色,显得庄重而神圣。
12. 丑角脸:也称“三花脸”或“小花脸”,特点是在鼻梁中心画一个白色的“豆腐块”,以漫画手法表现喜剧特征,给人以幽默感。
13. 小妖脸:用于表现神话戏中的天将和小妖等角色,脸谱设计奇特,富有想象力,增强了角色的神秘感。
14. 英雄脸:并非指杰出人物的 face,而是指扮演拳师和武打角色的脸谱,脸谱设计强调勇猛和力量,给人以英勇果敢的印象。
除了以上这些,脸谱艺术还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商品包装、瓷器和服装上,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