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标准化是指“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这不仅涵盖了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还涉及制定和执行各级标准的过程。实践证明,掌握了标准的企业,便掌握了市场的话语权。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标准已成为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重要工具。今年世界标准日的主题是“标准与智能绿色建筑”,通过标准的实施和推广,融合绿色理念与信息通讯技术,减少污染和能耗,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这一主题凸显了标准化工作在保障人民健康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标准化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大力宣传实施标准战略,加快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标准,建立健全统一权威的标准体系,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参与国际合作竞争的需要。因此,提高对标准的认识是激发参与企业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的关键。
做好企业标准化工作需要注重“实”。企业标准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认识是前提,队伍是关键。首先,企业应成立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任命管理者代表,设立标准化办公室,实行“一把手”工程,配备专职或兼职标准化人员,确保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指导监督、考核检查等工作。
“实”还体现在标准体系的建立上,企业应制定符合实际的技术、管理、工作标准,规定的内容要具有符合性、适宜性和可操作性。
做好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另一个重点是“宣”。构建企业标准体系不是目的,关键在于实际执行。为此,企业应通过举办标准化基础知识学习培训班和知识讨论会等形式,提高员工素质,使员工了解并执行标准。
做好企业标准化工作还应突出“查”。标准体系的建立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在于执行。企业应制定标准化工作监督检查考核机制,查明不合格原因,采取纠正措施,防止不合格再发生。持续改进应遵循P-D-C-A循环管理模式,包括日常持续改进和评价、确认评审后的持续改进。
检查结果与工资挂钩,确保各类标准得到有效执行,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