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滑坡的发展阶段包括蠕变、蠕滑、滑动和停止。
2.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在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或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下,受重力作用沿着软弱面或带顺坡向下滑动的现象。变位体或滑移体指运动的岩(土)体,而滑床指未移动的下伏岩(土)体。
3. 滑坡发生的基本条件是斜坡体前有滑动空间,两侧有切割面。例如,中国西南丘陵山区,地形陡峭,土壤松散易积水,沟谷河流众多,易于形成滑动空间和切割面。
4. 斜坡的物质组成影响滑坡发生。松散土层、碎石土、风化壳和半成岩土层的斜坡抗剪强度低,易变形下滑。坚硬岩石斜坡虽抗剪强度大,但存在滑动面尤其在暴雨后,水浸泡降低抗剪强度,易滑动。
5. 降雨对滑坡影响显著。雨水使土石层饱和,降低抗剪强度,导致滑坡。滑坡常在雨后发生。
6. 地震对滑坡影响深远。地震破坏斜坡土石结构,张裂松弛结构面,地下水变化,余震和反复振动更易导致滑坡。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