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瓦斯的引火延迟性是指在特定温度条件下,火源与瓦斯混合物接触后,瓦斯并非立即爆炸,而是需要一段短暂的时间来积累能量,达到爆炸的条件。这种现象被称为引火延迟现象,其对应的时间被称为瓦斯爆炸的感应期。瓦斯浓度越高,感应期通常越长;而引火温度越高,感应期则越短。
在煤矿生产中,理解和利用瓦斯的这一特征至关重要。首先,通过减少高温火源的持续时间,确保其不超过瓦斯的感应期,可以显著降低瓦斯爆炸的风险。例如,煤矿中使用的毫秒雷管和专用安全炸药就是基于瓦斯爆炸感应期的原理设计的,它们能够在极短时间内释放高温能量,而不会引发瓦斯爆炸。然而,如果炸药质量不达标或使用不当,火源存在时间延长,就有可能超过感应期,从而导致瓦斯爆炸事故。同样,矿用安全电气设备在检测到故障时能迅速切断电源,由于其动作时间短于感应期,因此能够有效防止瓦斯爆炸。
其次,考虑到瓦斯爆炸感应期的特性,煤矿中必须严格禁止任何可能产生或维持较长时间高温火源的行为,如明火、电火花、摩擦产生的火花等。这些火源如果持续时间超过瓦斯的感应期,就有可能引发瓦斯爆炸。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瓦斯爆炸的感应期并非固定不变,它受到混合气体压力变化的影响。例如,井下爆破产生的高压可能会缩短瓦斯爆炸的感应期。因此,加强井下爆破作业的管理对于预防瓦斯爆炸同样至关重要。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