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意洋洋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dé yì yáng yáng。该成语用以形容人极其得意的样子,表现出一种自满和沾沾自喜的情绪。成语由“得意”和“洋洋”两个部分构成,“得意”意味着满意、称心或者领会了某种意旨,“洋洋”则描述了得意的样子。得意洋洋成语常用来描述人因某种成就或成功而感到异常高兴和自豪。
得意洋洋是褒义词,通常用来形容人在取得成就后的正面情绪。在句子中,它可以作为状语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表达一个人得意洋洋的状态。例如:“他成功后,得意洋洋地走在街上。”得意洋洋有若干近义词,如自鸣得意、沾沾自喜、得意扬扬,它们都传达了类似的意思。相对地,它的反义词包括垂头丧气、谦虚谨慎,这些词描述的是人在失败或挫折后的情绪和态度。
在成语造句中,得意洋洋可用于描述一个人因成功或某种优势而感到非常得意的情境。例如:“他考试得了满分,得意洋洋地回家向父母报告。”成语示例中展现了得意洋洋的用法和含义。如清·文康《儿女英雄传》中所述:“一个个都没有胜得他的,他便对了那先生得意洋洋地卖弄他那家本领。”这里的得意洋洋描绘了一个人在技艺上胜过他人后的得意态度。
关于成语典故,一个著名的例子与春秋时期齐国名相晏婴有关。晏婴的驾车夫因给晏婴驾车而感到非常自豪,常表现出得意洋洋的样子。然而,他的妻子对此感到不安,认为他的行为过于自大。在一次晏婴出行时,妻子看到驾车夫得意洋洋的样子,决定与丈夫离婚。晏婴听说了这件事后,赞赏妻子的话,认为驾车夫应该谦虚,后来他还推荐驾车夫担任了大夫的职位。这个故事反映了得意洋洋成语的含义,以及谦虚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