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原毁》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古文,它抒发了作者个人的愤懑之情,但在不平的抱怨中透露出一个真理:只有爱护和尊重人才,才能使人们乐于行善。
2. 这篇文章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一是【责己】,二是【待人】。通过古今对比,韩愈指出了当时社会风气的不纯厚,并剖析了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怠】和【忌】。
3. 整篇文章的行文风格严肃而恳切,句式整齐而富有变化,语言生动形象,刻画入木三分。我们一起深入解读这篇文章,领会其深刻的内涵。
4. 在文章的第一段,韩愈首先提到了【古之君子】,他们【责己也重以周,待人也轻以约】。这意味着古代的君子对自己要求严格,对他人则宽容简约,这构成了【古之君子】的特征,也是文章中心论点的基础。
5. 第二段紧接着转向对【今之君子】的剖析。通过对比,韩愈揭示了【今之君子】的态度。他们与【古之君子】形成了鲜明对比,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某种不足。
6. 在文章的最后一段,韩愈用三句话总结了全文:【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这里,他呼吁那些身居高位且有意为之的人,如果能够牢记并实践他所说的道理,那么他们的国家就有可能实现良好的治理。这一段不仅揭示了文章的写作目的,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深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