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公事业单位带来了一篇关于《资源配置的方式》的经济知识文章,希望对准备参加事业单位考试的考生有所帮助。经济学是研究资源在面临稀缺性时的分配问题的学科,因此,了解资源配置的不同方式至关重要。在现代经济体系中,主要有两种资源配置方式: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它们分别代表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不同的调节手段。
一、计划配置
1. 计划配置的主体是政府,它通过政府制定的计划机制来实现资源的分配。
2. 计划机制涉及计划指标、经济杠杆和经济政策等要素的相互联系和作用,以及它们在资源配置中的调节功能。
3. 计划机制属于事前调节,它依靠政府的力量进行资源分配,这一理论源自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二、市场配置
1. 市场配置依赖于市场机制,其核心是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市场调节是事后调节,通过市场“看不见的手”实现资源分配。这一理论由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中提出。
2. 市场配置的机制包括:
- 价格机制:它反映了商品市场上产品和价格之间的有机联系,是市场中最关键的一种机制。
- 供求机制:它基于价格与供求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供求不平衡为前提。
- 竞争机制:它源于生产者之间经济利益的差异,通过内部和外部的竞争来实现其作用。
- 风险机制:它揭示了经营利益与风险(如亏损和破产)之间的关系,而企业破产是风险机制发挥作用的极端情况。
市场调节有其优点,如高效和灵活性,但也存在缺点,如可能导致资源分配不均和经济波动。通过对比这两种资源配置方式,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它们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和局限性。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