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愈,字退之,是邓州南阳人。他品行坚定而正直,言论直接无所顾忌。元和初年,他暂时担任国子博士。后来改任都官员外郎,再升迁为职方员外郎。华阴令柳涧有违法行为,前刺史上报弹劾他,但没有得到答复,因为那位刺史已经离职。柳涧鼓动百姓拦路索要军队停驻时的差役工钱,新任刺史对他感到厌恶,于是审查此案,将柳涧贬为房州司马。韩愈路过华州时,认为刺史暗中相互勾结,于是上疏请求处理。御史复查后,查出柳涧有贪赃罪,再次贬为封溪尉。韩愈因此事再次被任命为国子博士。后来,他改任比部郎中、史馆修撰,再升任刑部侍郎。
凤翔法门寺内有一座护国真身塔,塔内保存有释迦文佛的一节指骨。宪宗派遣使者将佛骨迎入宫中,三天后才送回佛寺。王公贵族和士人纷纷奔走膜拜,韩愈听闻此事后感到厌恶,于是上表议论。皇帝看到奏表后非常愤怒,拿给宰相看,并打算处死韩愈。裴度和崔群说:“韩愈的言论虽然冒犯,确实应该治罪。但他若不是出于至高的忠诚,怎能说出这样的话?希望陛下能稍微宽容他。”皇帝说:“韩愈作为人臣,竟敢如此狂妄,决不能宽恕!”因此,朝廷内外的人都感到惊骇恐惧,即使是皇亲国戚也为韩愈说情,最终他被贬为潮州刺史。
韩愈到达潮州后,上表悲哀地表示谢罪。皇帝阅读奏表后,深感悔意,打算重新任用他,但表示:“韩愈之前的议论是出于对我的爱护,但不应说天子事佛就会寿命短促。”皇甫镈一直忌恨韩愈的直率,便上奏说:“韩愈过于狂妄,可以考虑将他内调。”于是,韩愈被改任为袁州刺史。袁州人常为了借钱将子女抵押给人作奴隶,如果过期无法赎回,就会被债主没收。韩愈到任后,计算出所有费用赎回那些已经被没收的人,归还给他们的父母共有七百多人。后来,他被召回京城,任命为国子祭酒,再转任兵部侍郎。韩愈天性聪明敏锐,不随波逐流。与人交往始终如一,不曾有丝毫改变。他帮助后辈成名,那些受过他指导的人,都被称为“韩门弟子”。随着韩愈官位的提升,他逐渐谢绝了教学工作,但他的门徒如李翱、李汉、皇甫湜等人,尽管努力效仿,却仍然远远不及他。与韩愈交往的,如孟郊、张籍等人,也都在当时享有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