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逸源自大众PQ34平台,该平台相较于新平台在技术上有所落后。同样出自此平台的宝来和高尔夫也已上市多年。朗逸提供1.6L和2.0L两种排量发动机,1.6L发动机与Polo相同,2.0L发动机则与斯柯达明锐相同,但在细节调校上略有不同。
大众的最新汽油发动机已经全面直喷化,如1.4FSI、1.6FSI等,但朗逸仍然使用这种较为落后的发动机。朗逸2.0L发动机的数据甚至不如一些1.8L发动机。
朗逸的2.0L发动机与几款车型的1.8L发动机参数对比显示,朗逸在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方面均不占优势。朗逸的2.0L发动机与伊兰特悦动、凯越、福克斯、卡罗拉等车型的1.8L发动机相比,朗逸在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方面均处于劣势。
朗逸外观设计或许能吸引部分消费者,但其核心技术并未有太多突破。朗逸的诞生是为了填补上海大众紧凑型轿车的空缺,但其实质并未带来真正的创新。
朗逸的宣传称其为“全球首发”,但实际上仅针对中国市场,无法称作真正的全球首发。朗逸的上市现场声称获得3万辆有效订单,这样的数字难以令人信服。
市场定位方面,朗逸旨在成为桑塔纳的后补车型。尽管现在桑塔纳仍然很畅销,但未来其市场份额可能会被蚕食。因此,朗逸无需追求先进技术,价格下调后能顺利接棒桑塔纳。
综合来看,朗逸在技术上并不占优势,宣传噱头也不足。消费者在选择时,可以考虑其他品牌提供的更先进和可靠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