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TN技术特点
全业务承载能力在ALLIP时代,PTN通过PWE3技术实现对传统业务的承载。PWE3是一种二层承载技术,通过隧道在PTN网络中进行透明传送。PTN使用统一的通用交换平台,简化了网络,实现分组交叉和对各种业务的统计复用。
QoS能力PTN使用DiffServ机制,将数据流分为三大类:EF优先转发、AF保证转发、BE尽力而为。通常将语音等对时延敏感的业务划分为EF类,将对带宽保证严格,但对时延不敏感的业务如信息内网划分到AF类,对时延和带宽无特殊要求的业务如信息外网划分为BE类。PTN提供具有针对性的QoS,满足差异化需求,带宽按需分配。
网络安全性PTN提供鉴权认证、防重发攻击、消息完整性验证和私密性机制等安全机制,保证业务、网管的安全性。
强大的OAM能力PTN定义了功能强大的OAM机制,使得网络中每一个层面的传送实体,都能执行故障检测、故障定位和性能监测任务。同步技术PTN同步系统融合了时钟(频率)同步系统和时间同步系统。
保护机制PTN提供了完善的分层保护方式,有1+1和1:1的路径保护以及环网保护。PTN支持TDM业务传送,满足电网实时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PTN在电力网络的应用定位
PTN既采用统计复用和分组交叉,良好地支持二层以太网业务,又有完善的QoS能力。使用先进的分组环实现业务层小于50ms的保护倒换,支持TDM业务传送,满足对电网实时性和安全性的要求,顺应了电网通信网IP化和网络融合的趋势。
PTN技术的组网方式目前PTN技术所能提供的最大网络侧接口速率只有10Gbit/s,环网容量有限,不适合作为长距离传送。PTN技术不适合电力通信网骨干层,但适合定位于汇聚层和接入层。
县级供电企业和110kV变电站组建PTN核心层,10GE核心调度层采用MESH结构,供电所、工区组建汇聚层,其他节点组建接入层。业务规划语音业务采用PWE3中的CES技术,QoS等级为EF,以太网业务采用E-LINE以太网专线映射进PWE3进行承载。
业务容量规划对于接入环,一般可按照接入节点的实际上传容量、未来扩容预期指数、800Mbit/s环网带宽容量来规划接入环节点的数量。在业务密集区域一般不超过8个接入节点,业务稀疏区域不超过16个节点。
结束语
在电力信息化业务快速集中和电力通信终端业务IP化已经成熟的大背景下,PTN作为面向分组的传送网新技术,其承载IP业务的优势非常明显,非常适合县级供电企业信息网和通信网的融合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