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迪拜(Dubai),位于阿拉伯半岛中部、阿拉伯湾南岸,被誉为海湾的明珠。它沿海岸线呈西南到东北的走向,长30公里,最宽处10余公里。迪拜的面积约为3980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人口226.2万,约占全国人口的41.9%,为人口最多的酋长国。
迪拜是七个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的面积第二大酋长国(次于阿布扎比),是阿联酋的经济中心。迪拜政府所在地为迪拜市,是阿联酋第二大城市。此外,该酋长国还有哈塔镇和杰贝尔阿里港等地。
迪拜的气候属亚热带气候,冬天气温在10-30摄氏度,夏天最高达48摄氏度。迪拜的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但英语是最主要的商业语言。
据考古学家发现,公元前三世纪迪拜就有人类活动。近年来,久迈拉地区发现公元五世纪人类住区遗址及文物。
1799年开始有村庄出现的记录。18世纪早期,巴尼亚斯部落的Al Abu Falasa后裔开始迁徙至迪拜。1833年,当时由马克图姆家族所领导的共800人的巴尼亚斯部落在“没有抵抗”的情形下离开了阿布扎比并迁移至迪拜,成立了新的王朝。
1852年,马克图姆成为酋长,开创了该家族在迪拜的统治。从此,迪拜这个新的独立酋长国,与阿布扎比酋长国正式分离。迪拜得到很快的发展,成为定居在城市中的外国商人的重要的海上贸易港口。1954年,英国在迪拜建立了一个政治机构成为保护人,加快了迪拜的国际化进程,使迪拜也迅速地成为一个大的国际性的贸易港口城市。
1960年在这一地区发现了石油以后,迪拜的远期发展前景更被看好。1969年第一桶原油的出口,推动了迪拜的经济和城市基础建设的更快发展。1971年随着前英国保护人的撤离,迪拜的地域边界被重新划分,迪拜联合阿布扎比和其它五个酋长国成立了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在20世纪70年代后,迪拜得到快速的发展。其国民收入的发展基础来源于它的石油贸易,迪拜的发展得益于国家的领导者,通过其成功地管理和运作,将其将储存量并不十分丰富的石油的最大收益地给予了人民。并利用石油所带来的发展前景迅速地发展城市基础建设,使得国家繁荣发展。
此后迪拜利用它的国际性的贸易市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大力发展旅游业,每年都有很多的国际游客来这里观光和度假,而且游客数量随年增长。尽管阿拉伯语是迪拜的官方语言,但北印度语、马拉雅拉姆语、乌尔都语、波斯语、塔加洛语、孟加拉语连同其他语言都在迪拜被使用。英语是迪拜酋长国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迪拜的夏季(4-10月)酷热,气温高达45℃以上,局部沙漠地区有小沙暴。11月至次年3月为冬季,气温不低于7摄氏度。12月至2月为雨季,全年降雨稀少,年均不足100毫米。新年伊始的迪拜气候适宜、阳光和煦,正是外国游客充分领略当地风情的黄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