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衿字由礻和今组成,是一个较为少见的汉字。其读音为jīn。衿字的含义较为丰富,最早是指古代服装上的一种装饰,具体来说,它是指古代衣服下摆与前襟相连的衣领部分。在古代,衿不仅是一种装饰,还常常被用来指代秀才或读书人,如青衿就是用来指代读书人的。
此外,衿字还有另一层含义,即系衣裳的带子。这种带子的作用是固定衣服,避免衣服在活动时散开。在古代,衿不仅是服饰的一部分,还具有文化和象征意义,体现了古代社会对服饰的重视。
在构造上,衿字由两个部分组成,左边的礻表示与祭祀或礼仪相关,右边的今则代表了现代或当今的意思。这一构造使衿字具有了一种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独特意义。
从笔画上看,衿字由9笔构成,其部首为衤,即衣字旁。在书写时,应遵循452343445的笔顺编号,这有助于提高书写的规范性和美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