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在文中,“粽子”有着丰富的含义,它不仅是家人共享的食物,也是母亲对穷人的施舍,代表着善良和慈悲。端午节时,母亲会制作各种粽子,包括施舍给乞丐的“富贵粽”。(2分)
18. “我”从母亲的话中理解到,我们应该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并愿意分享给需要的人。此外,“我”将这种理解付诸行动,如给小女孩额外的粽子,并邀请她加入家庭。(3分)
19. 在文中,乞丐们对“太太”的称呼和他们的祝福,反映了他们对富有的渴望和对好运的向往。选项D“保留自尊,拒绝施舍”与文中女孩拒绝“我”的好意相符,显示了她的自尊和坚持。(2分)
20. 《粽子里的乡愁》与《老王》在对待施舍的态度上有所不同。《老王》中,“我”用钱侮辱了老王,没有真正理解和接受他的感激之情,因而感到愧疚。而本文中,“我”对小女孩的施舍未被接受,这让“我”感到疑惑和不安,体现了“我”对她的同情和无法帮助她的愧疚。(3分)
21. 文中描述了端阳节时家庭的忙碌和对乞丐的施舍,以及“我”与一个小女孩的互动。这些细节展现了母亲善良的本性和对生活的态度,以及“我”对母亲行为的观察和理解。(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