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对公共场所实行卫生许可证制度,确保经营者合法经营。公共场所直接服务顾客的工作人员需持有健康合格证明,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公共场所经营者需定期对空气、水质等进行卫生检测,每年不得少于一次。经营者在卫生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30日需申请延续,否则可能面临处罚。
涂改、转让、倒卖或伪造卫生许可证者将被处以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公共场所发生危害健康事故时,经营者应及时处置并报告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开放式冷却塔每年至少清洗一次。
公共场所经营者需保持空气流通,室内空气质量需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卫生许可证和健康合格证不得涂改、转让、倒卖或伪造,否则将面临200至1500元的行政罚款。
淋浴室通往游泳池的通道上应设有强制通过式浸脚消毒池,长度不少于2米,深度20厘米。公共茶具每日清洗消毒,表面需光洁,无油渍、水渍和异味。商场内应保持清洁,采用湿式清扫,垃圾应日产日清。
为满足清洗消毒需求,住宿场所应设立独立清洗消毒间,配备明显标识的消毒设施。床上用品做到一客一换,长住客至少一周一换。客用棉制品、送洗衣物和清洁抹布应消毒清洗。
商场需设有顾客卫生间,卫生间应有良好通风排气装置,保持清洁无异味。大中型商场必须设有顾客卫生间,卫生间应有良好通风排气装置,做到清洁无异味。
沐浴场所经营单位应在门口醒目位置设置禁止性病和各种传染性皮肤病患者就浴的明显标志。公共场所的消毒原则包括传染病流行时的消毒措施和日常消毒措施。传染病预防策略包括加强健康教育、改善卫生条件、加强国境卫生检疫和传染病监测。
对于传染源的控制措施包括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和早治疗,对病原携带者进行登记、管理和随访至阴性,对接触者进行检疫、应急接种与药物预防,对动物传染源依据危害大小和经济价值作出卫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