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ddc桩是什么?
孔内深层强夯桩法,简称DDC技术,是一种基于强夯技术发展起来的地基加固方法。这一技术根据“动力固结”原理,结合现代科技,实现了地基的有效处理。
与其他技术不同,DDC技术通过特定的孔道将强夯能量传递至地基深处。使用异型重锤,自下而上地对孔内填料进行高动能、超压强的深层夯实作业。这一过程不仅提升了孔内填料的密实度,还加强了桩周土壤的挤密加固效果。
DDC技术可根据不同土质采用不同工艺,形成具有串珠状、扩大头和托盘状特征的桩体,有助于桩与桩间土体的紧密咬合,增加它们之间的摩擦力。
经过DDC处理的地基,整体刚度均匀,承载力可以提高2至9倍。其高变形模量和小的沉降变形,使其不受地下水影响,且处理深度可达30米以上。
施工过程中,先钻孔,再填充材料,利用高动能和超压强的特异性重锤在孔内深处进行冲砸挤压,实现填料向孔周和底部的挤压。这种方法可在孔内自下而上完成夯击能量高达20000KN·m/m²的深层夯实。
DDC技术处理后的地基具有多种优点:不湿陷、不液化、压缩变形小、承载力高、刚度均匀。此外,它能有效利用建筑和工业垃圾,以及各种无机固体废料进行地基加固,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废物利用。
DDC技术的应用在地基处理工程中取得了显著效果,如消除了深厚黄土地基的湿陷性,大幅提高了地基承载力,降低了压缩性。
针对DDC桩的施工作业,有详细的指导书,其中包括了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标准。这些指导书适用于特定工程项目,如新建铁路福厦线站前的DDC桩施工。
在施工前,需核查地质资料,选择合适的机械和方法,清除地表障碍物,并进行成桩工艺试验以确定施工工艺和参数。
施工过程中,需精确控制机具就位,采用长螺旋钻机成孔,然后分层填入拌和好的填料并夯实形成桩体。施工顺序应间隔进行,以避免地面隆起和松动,确保处理效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孔内深层强夯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