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汉时期的孙敬,是一个勤奋好学的政治家。他年轻时经常关起门独自读书,废寝忘食。为了防止读书时打瞌睡,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在房梁上绑一根绳子,每当头低下来时,绳子就会扯住他的头发,从而唤醒自己,继续学习。这就是孙敬悬梁的故事。
战国时期的苏秦,也是一个著名的政治家。他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足,得不到重视。为了激励自己,他发明了一个方法,在大腿上刺锥子。每当打盹时,锥子的刺痛感会让他清醒过来,继续读书。这就是苏秦刺股的故事。
这两个故事引申出成语“悬梁刺股”,比喻发奋读书、刻苦学习的精神。然而,这种发奋学习的方式并不值得效仿。
西汉时期,匡衡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大学问家。他家境贫寒,买不起蜡烛。夏天晚上,他发现自家墙壁上的裂缝透出邻居家的烛光。于是,他用凿子在裂缝处凿了一个小孔,借着烛光读书。由于他的勤奋,后来他成为了一名知识渊博的经学家。
“囊萤映雪”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代车胤和孙康的故事。车胤家贫,夏天晚上用萤火虫的光亮读书;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光看书。这个成语比喻家境贫寒,刻苦读书的精神。
晋代车胤家境贫寒,没钱买灯油。夏天晚上,他用绢袋装数十只萤火虫照明读书;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光看书。这种刻苦精神使他们日后都成为饱学之士。
梁代的刘绮,早年丧父,家境贫寒。他买不起灯油,常折荻草点燃照明读书。他的刻苦精神促使他在学业上突飞猛进,最终成为有影响力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