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担保人通常无法自行取消担保,除非债权人同意。因为担保合同一旦签订,除非合同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否则担保人必须承担担保责任。
2. 存在担保期间的问题和欺诈担保的情形。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债权人已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
3. 在连带保证中,如果债权人使用欺诈、胁迫等不正当手段,使担保人在违背自身意愿的情况下签订保证合同,这被视为无效合同,保证人无需承担保证责任。
4. 为了督促债权人行使权利,在没有约定保证期间的情况下,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经过六个月,债权人都没有要求担保人还款的,担保人就不需要再承担保证责任。
5. 法律规定的担保方式有五种: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担保可以分为法定担保和约定担保。法定担保的方式由相关法律直接规定,当事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中选择具体的担保方式。约定担保建立在当事人协商约定的基础之上,包括定金、保证、抵押和质押等四种方式。
以上内容对担保相关法律解释进行了说明,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