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蓝色预警:表示一般级别的天气事件,例如大雾。
2. 黄色预警:表示较重级别的天气事件,例如雷雨大风。
3. 橙色预警:表示严重级别的天气事件,例如台风。
4. 红色预警:表示特别严重级别的天气事件,例如寒潮。
5. 预警信号的种类繁多,包括但不限于暴雨、高温、寒潮、大雾、雷雨大风、大风、沙尘暴、冰雹、雪灾和道路积冰等。
6. 暴雨预警分为3级,其中3级预警表示注意级,降雨量预计在38.0毫米至74.9毫米之间。
7. 4级预警为预警级,降雨量预计在50.0毫米至99.9毫米。
8. 5级预警为警报级,降雨量预计在100毫米至250毫米之间。
9. 不同级别的预警信号需要相关部门和机构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10. 1-2级预警信号通知国土资源部门掌握情况。
11. 3-5级预警信号则需县国土资源局与县气象局合作,提出短期预报和临灾预报,上报县政府并向社会公开发布。
12. 预警信息将按照县、乡镇、村、隐患点负责人、监测人的顺序逐级通知到位。
13. 降雨量划分标准以24小时为周期,包括大雨、大暴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
14. 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提供防御灾害的普遍性指导,帮助人们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