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脏神经官能症,临床上也称作神经血循环衰弱症、奋力综合征,其国际全称为神经性循环系统功能障碍。这是一种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特殊且常见的疾病,女性青壮年和更年期妇女较为多发。目前,心脏神经官能症的详细病因尚不明确,但普遍认为与患者枢神经功能兴奋与抑制过程的障碍、植物神经调节的心血管系统紊乱有关,这些紊乱可能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通常,长时间的心理压力、紧张、情绪波动和精神创伤被认为是引发该症状的原因。此外,这种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家族聚集性,相似的生活环境可能增加患神经症的风险。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主要症状是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悸是最常见的症状,患者在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可能会感到心前区搏动和不适,有时还会伴有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或短暂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此外,患者可能会出现心前区疼痛,常被误认为是心绞痛,但实际上这种疼痛的部位和性质与典型心绞痛不同,通常局限于心尖区及左乳房下区的小范围,疼痛可能是短暂的刺痛或刀割样痛,也可能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的轻微隐痛。患者还可能感到呼吸困难,表现为浅短和不规则的呼吸,常在深呼吸后感到舒适。伴随神经衰弱的症状可能包括乏力、头晕、头痛、面部潮红、灼热感以及失眠等。
在治疗方面,心脏神经官能症被视为一种病态或心理障碍。治疗的首要步骤是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分析可能的诱因并避免或消除可能加剧病情的因素。如果心理治疗效果不明显,医生可能会指导患者使用药物治疗以减轻症状。常见的药物包括地西泮、艾司唑仑、维生素B6等。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