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磷虾能在短短96小时内分解塑料,这一曾被视为海洋塑料污染解决方案的发现,实际上可能并不那么有益,甚至可能加剧问题。
海洋塑料污染已成为一个紧迫的全球性问题。在过去十年中,塑料垃圾的数量急剧增加,每年有超过800万吨塑料流入海洋,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并导致海鸟、海洋哺乳动物和鱼类的死亡数量惊人。尽管生态学家和环保组织一直在努力应对这一挑战,但塑料垃圾的分解过程缓慢,通常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
2018年,《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提出了一个看似令人振奋的观点,即磷虾可能有助于分解海洋塑料。研究表明,磷虾能在96小时内消化微小塑料颗粒,并将其转化为其他物质排出。鉴于磷虾的广泛存在和庞大数量,它们曾被认为可能成为解决海洋塑料问题的“秘密武器”。
磷虾是一种分布广泛的甲壳类动物,不仅构成食物链的一部分,还会吃掉其他小型浮游动物和植物。澳大利亚生物学家在研究磷虾时意外发现了其分解塑料的能力。
然而,科学家们很快意识到,磷虾实际上只是将塑料颗粒分解为更小的纳米塑料,而非转化为无害物质。这一过程可能实际上增加了塑料对海洋生物的危害,因为纳米级塑料更容易穿透细胞膜,损害动物细胞。这意味着磷虾并没有真正帮助改善海洋环境,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难度。
因此,尽管磷虾的这一能力曾引起广泛关注,但它并不是海洋塑料污染的解决方案。我们仍需采取措施,如妥善处理生活垃圾,做好垃圾分类,以减少塑料垃圾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