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OSI模型中,数据传输方式有两种主要类型:面向连接和面向无连接。
面向连接的方式意味着在传输PDU(协议数据单元)之前,需要先建立连接。这一过程可以细分为三个阶段:建立连接、传输数据和释放连接。建立连接的阶段包括鉴别对等实体的身份,并协商数据传输时的各种控制信息,例如用户数据的大小、窗口尺寸及使用的协议类别等。传输数据阶段则包括实际的数据传输以及相关的交互控制,比如数据传输的确认、活动管理和令牌传递等。最后,释放连接阶段则是终止双方之间的连接。
面向连接传输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传输数据和释放连接时,无需携带地址信息,所有的操作都是基于已经建立的连接来进行的。
相比之下,面向无连接的方式则无需在传输PDU之前建立连接。这种方式下,传输的数据中必须包含地址信息,关于控制要求的细节则需要通过静态约定来确定。
总的来说,面向连接和面向无连接两种传输方式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网络应用场景。面向连接提供了一种更可靠的数据传输方式,而面向无连接则更加灵活,适用于数据传输频繁且数据量较小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