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古代医学经典,有《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之称,被誉为中医四部经典。
《黄帝内经》作为现存的两部权威理论医著之一,阐发医理,集中反映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确立了我国医学独特的理论,为中医学的发展起了奠基和导向作用。《内经》包括《素问》9卷和《灵枢》9卷,两部分各列专题81篇,内容非常广泛。
《难经》全称《黄帝八十一难经》,成书年代在秦汉之际,至少也得在东汉以前。全书以设难答疑的形式,解释经络脏腑、疾病诊法等81个难题。
《伤寒杂病论》论述内伤外感各证的辨证施治及处方用药,肇启我国临床医学之端。该书系统地论述了奇经八脉的循行和功能,提出了与《内经》不同的三焦、命门学说,对中医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神农本草经》载录药物性味功用,被后世奉为中药本草的祖书,是后世中医药学的重要参考。
《内经》中脏腑经络学说、论病学说、诊法学说、治则治法学说、运气学说、养生学说等内容,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博大精深的论述,不仅对中医临床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也为现代医学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发现或有益的启迪。
随着多种译本的问世,中医四部经典已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成为中医学术传承与发展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