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古代皇帝通过册封仪式向亲王或外姓王爷授予爵位,这一仪式包括宣读册文,并将册文与印玺一同授予被封人,称为册封。
2. 册封仪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做法,但大致流程是,由官员在受封者面前宣读授给封爵位号的册文,之后将册文和印玺交给受封者。
3. 在清朝,不同等级的封号使用不同材质的册和印玺。例如,亲王和亲王福晋的册用金质,而郡王和郡王福晋的册用银质饰金。
4. 册封制度起源于殷商时期,至西周时期已成为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五爵制在西周时期已经建立并十分完善。
5. 从殷商到清朝末期,历朝历代均沿袭这项制度和相应的仪式。在帝王向诸王、大臣、后妃等授予爵位、封号时,均举行册封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