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奥运会强调的是更快、更高、更强,这是鼓励运动员们不断突破极限。因此,在比赛中自我激励,如“我超、我超”等,是合情合理的,不应成为争议的焦点。
2. 韩国羽毛球协会对于中国选手陈清晨的喊声反应过度,这种行为不符合体育精神。日本网民的反应也反映了国际社会对此事的不满。
3. 事件起因于7月27日的女双羽毛球比赛,陈清晨在获胜后发出了激励自己的喊声,被韩国选手记住并引发争议。
4. 韩国羽毛球协会计划在8月3日向世界羽联投诉,声称陈清晨在比赛中使用了不当语言。这种做法可能是为了转移国内焦点。
5. 奥运会上运动员情绪发泄的情况并不罕见,且国际奥委会并未明确规定禁止运动员说脏话。因此,陈清晨的行为并非不可接受。
6. 陈清晨在个人微博上解释了自己的喊声只是赢球时的自我激励,并承诺未来会注意言辞。
7. 虽然陈清晨的喊声可能被认为不够文雅,但在激动时刻,人们常常会失去控制。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这种喊声不应成为体育竞赛的主要焦点。
8. 韩国在国际大赛中的行为常常是吹毛求疵,特别是对中国的选手。这种做法不仅不公平,而且有失公正。
9. 即便陈清晨确实喊出了不雅用语,但中国的语言文化复杂,国际羽联无法断定其具体含义。此外,其他国家的运动员也有类似的行为,因此韩国的投诉显得苍白无力。
10. 韩国近年来的行为,如试图将泡菜、端午节等申遗,以及在体育历史上的种种争议,已经让他们的投诉失去了信誉。
11. 最后,陈清晨的喊声不应被视为问题。体育比赛应当关注运动员的表现和体育精神,而非这些非原则性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