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液是由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三种主要成分构成的,其中血细胞又分为红细胞和白细胞。血液中富含无机盐、氧气、代谢产物、激素、酶和抗体等营养成分,它不仅为组织提供营养,还能调节器官活动,抵御有害物质。因此,人体各器官的生理和病理变化都会反映在血液成分上,验血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
月经是女性特有的生理现象,由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伴出血引起,通常每月一次。第一次月经来潮被称为初潮。经血呈碱性,色暗红,无臭味,黏稠而不凝固,除了血液成分外,还含有子宫内膜的碎片、宫颈黏液等。
通过血液检测可以了解女性的健康状况。如果白细胞含量超过正常范围,说明存在炎症;而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量低于正常值,则提示贫血。
月经病是指与月经或月经周期相关的各种病证,如经期、经量、经色、经质和月经气味的异常,或经期及其经行前后出现的明显症状。这些症状往往预示着女性健康状况的变化。
经色是指月经血的颜色。正常情况下,月经血呈暗红色,初期颜色较浅,随后逐渐加深,最后转为淡红色,直至干净。除血液外,经血还含有子宫内膜碎片、子宫颈粘液和阴道上皮细胞。经血通常不凝固,但在正常情况下偶尔会有小凝块。
经质是指月经血的性状,正常情况下应不稀不稠,不易凝固,无明显血块,无特殊气味。经质的改变不仅常见于月经疾病,也是临床辨证的重要依据。经质粘稠是指妇女月经来潮时,经血浓稠或粘腻,这是月经病的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