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选择建筑场地时,应当避免那些在地震中可能引发地基失效的松软地区,转而选择那些更为坚实的土地。这种选择不仅有助于减少地基的潜在风险,还可以确保建筑的基础稳固,从而增强整个结构的抗震性能。
建筑物的体形设计应当力求均匀、规整,在平面和立面的布置上都要保持几何尺寸、质量、刚度和延性的均衡,避免出现突然的变化。这种均匀的设计能够减少结构在地震中的不稳定性,提高整体的安全性。
提高结构和构件的强度和延性是抗震设计的关键。地震动引起的结构振动是振动破坏的主要来源,因此,在抗震设计中,我们需要尽量减少从地基传递到结构的振动能量,并确保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延性,以防止无法承受的破坏。在不增加重量、不改变刚度的前提下,提高结构的总体强度和延性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多道抗震防线的设置对于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至关重要。通过设计具有多道支撑和抗水平力的体系,即使一道防线在强地震作用下受到破坏,还有其他防线可以继续支撑结构,避免建筑物的整体倒塌。这种设计策略能够显著提升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防止脆性与失稳破坏,增加结构的延性也是抗震设计中的重要环节。脆性与失稳破坏常常导致建筑物倒塌,这种破坏通常出现在设计不良的细部构造中。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特别注意这些细部构造,确保它们能够经受住地震的考验。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