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营销中的利基战略
“利基”一词源自英文“Niche”,意指“壁龛”,引申为市场中未被充分服务的细分领域。在菲利普·科特勒的《营销管理》中,利基被定义为小而具有潜力的市场,其中消费者的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满足,从而为企业提供了获取利益的机会。利基市场营销,亦称为缝隙营销或补缺营销,是指企业避免与强劲对手直接竞争,转而专注于未被充分服务的较小市场,全力满足其需求,以稳固地占据该市场。
利基营销的流行有其客观原因。一方面,资源的稀缺性迫使企业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增值。在全球化市场中,相比于跨国企业,我国企业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资源相对匮乏。因此,合理配置资源,专注于竞争对手忽视而消费者需求未被满足的细分市场,成为重要的营销战略。另一方面,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入世带来更多机会的同时,也加剧了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在国内市场享有人力和地理优势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必须集中资源以应对挑战,只有专注于更细分的利基市场,才能有效应对竞争。
主观上,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经营理念转变也推动了利基营销的盛行。在现实的压力下,企业变得更加务实,愿意投入资源和精力去开发和维护与其能力相称的小市场。
理想的利基市场应具备五个特征:市场规模足够大以支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足够小以使强大竞争者忽视;足够深以保证长期发展;企业能力与服务优质所需条件相匹配;以及足够的信誉来抵御竞争。
中小企业可以开发的利基市场主要包括:自然利基市场,即大企业忽视的细分领域;协作利基市场,大企业外包的非核心工序为中小企业提供了空间;专利利基市场,中小企业利用知识产权保护自己的市场空间;潜在利基市场,即尚未充分满足的社会需求;以及替代利基市场,即竞争对手尚未充分满足的消费者需求。
利基市场为专注于其中的中小企业带来了快速增长和较高利润。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曾经轻视利基市场的大公司的注意。越来越多的大公司开始服务于各类利基市场,中小企业在享受利基市场带来的利益时,也需时刻准备保护自己开发的市场空间。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