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综合知识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12-22 21:35:00
教育综合知识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还没有内在的道德标准。他们在判断自己行为是否正确时,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自己能否免于处罚或者自己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这个水平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相对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2.习俗水平(9-16岁)。在这个水平的儿童在进行道德判断时,主要考虑的是外界的权威和规则。这个水平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 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3.后习俗水平(16岁之后)。在这个水平的个体对于道德的判断不再是刻板遵守传统法律法规,而是认识到了应以普遍的伦理和道德原则作为判断标准。这个水平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 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也称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详情。
导读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还没有内在的道德标准。他们在判断自己行为是否正确时,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自己能否免于处罚或者自己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这个水平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相对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2.习俗水平(9-16岁)。在这个水平的儿童在进行道德判断时,主要考虑的是外界的权威和规则。这个水平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 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3.后习俗水平(16岁之后)。在这个水平的个体对于道德的判断不再是刻板遵守传统法律法规,而是认识到了应以普遍的伦理和道德原则作为判断标准。这个水平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 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也称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详情。

1. 前习俗水平(9岁以下)
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还没有内在的道德标准。他们在判断自己行为是否正确时,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自己能否免于处罚或者自己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这个水平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 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 相对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
2. 习俗水平(9-16岁)
在这个水平的儿童在进行道德判断时,主要考虑的是外界的权威和规则。这个水平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 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
- 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3. 后习俗水平(16岁之后)
在这个水平的个体对于道德的判断不再是刻板遵守传统法律法规,而是认识到了应以普遍的伦理和道德原则作为判断标准。这个水平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 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
- 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也称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详情
教育综合知识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还没有内在的道德标准。他们在判断自己行为是否正确时,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自己能否免于处罚或者自己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这个水平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相对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2.习俗水平(9-16岁)。在这个水平的儿童在进行道德判断时,主要考虑的是外界的权威和规则。这个水平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 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3.后习俗水平(16岁之后)。在这个水平的个体对于道德的判断不再是刻板遵守传统法律法规,而是认识到了应以普遍的伦理和道德原则作为判断标准。这个水平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 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也称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