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环境:
中华白海豚偏爱栖息在靠近岸边、水深较浅的区域,并且通常不会游向深海。它们会根据不同的活动选择不同的地点:在休息或嬉戏时,它们会选择靠近沙滩的海湾;而在捕食时,则更倾向于出现在浅水和多岩石的区域(Saayman & Tayler, 1979)。中华白海豚的生活习性通常与潮水的涨退和日出日落的时间相协调:在涨潮时,它们最为活跃,黎明和黄昏是它们活动最为频繁的时段。
白海豚简介:
生态与习性
保护白海豚
更多图片
回音定位:
海豚依赖回音定位系统来觅食、回避敌人和与同伴沟通。声波的发出源是其前额(隆额),而接收声波的器官位于下颚骨。
捕食:
中华白海豚以生活在海湾中的小型动物为主要食物来源。这包括鱼类、鱿鱼和磷虾等。
游泳:
中华白海豚天生擅长游泳,仅需通过尾鳍的上下摆动即可推动身体前进,这一动作被称为“海豚跳”。若要转向、保持平衡或将身体伸出水面,海豚还需借助其他鳍。
群体活动:
海豚倾向于群体活动,通常以三五成群或两只一起的形式出现。
呼吸:
中华白海豚通过位于头顶的气孔进行呼吸,气孔直接连接到肺部,使得海豚即使在快速游泳时也能轻松呼吸。在潜入水底前,它们会吸入空气,使肺部充满气体;浮出水面后,会用力从气孔排出肺内剩余的空气。肺部排出的气体温暖而潮湿,迅速凝结成小水珠,形成我们常见的喷水柱。
生活史:
海豚属于哺乳动物。雌性海豚需怀孕一年才能诞下小海豚。幼年海豚在母体内已基本发育成熟。与其他陆生哺乳动物不同,中华白海豚出生时,像其他鲸目动物一样,尾巴先出,这有助于避免小海豚溺水。出生后,母海豚会协助它游至水面呼吸第一口空气。新生小海豚重约十千克,长九十厘米,以母乳为食。一般而言,中华白海豚一次只产一只幼崽,哺乳期为六个月。海豚的寿命可长达五十岁。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