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粤语作为一种汉语方言,其语言特点主要体现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在语音方面,粤语保留了许多中古汉语的特点,如保留了塞音韵尾和唇音韵尾,在声调上也保留了中古汉语平上去入各分阴阳的调类格局,并衍生出中入调。值得注意的是,粤语在这些方面的特征并未随着北方方言的变化而变化,保留了更多的古代汉语元素。
在词汇方面,粤语保留了许多古代词汇或古义,如“粘”在粤语中称为“黐”,而在北方方言中已不再使用。此外,在人名前加“阿”表示亲昵,修饰成分后置,如“鸡公”表示公鸡,这些都是古汉语特征的遗留。
粤语还保留了不少古代“南越”族语言的底层成分。在词汇方面,如“呢”表示“这”,“唔”表示“不”,“虾”表示“欺负”,这些都是“古越语”底层词的遗留。这些词汇的保留,使得粤语在表达方式上具有独特的特点。
随着鸦片战争后香港被割让给英国,广东被迫设立通商口岸,粤语在与外国长期接触中吸收了不少外来词,其中主要来自英语。这些外来词有的是普通话没有吸收的,如“巴士”;有的是普通话虽然吸收但译法不同,如“沙拉”在粤语中译为“沙律”。这些外来词的吸收,使得粤语更加丰富多样。
粤语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还创造了许多方言词汇,这些词汇有的沿用至今,成为粤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方言词汇的产生,进一步丰富了粤语的表达方式,使其具有独特的语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