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埃及使用象形文字。这些象形文字对腓尼基字母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希腊字母则是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1987年的考古发掘中,德国考古队在地名为阿比多斯的遗址发现了前王朝时期一个统治者的坟茔,并复原了几百块骨片,从中识别出具有完整体系的埃及象形文字。这一坟茔的日期可追溯到公元前3150年。
古巴比伦使用楔形文字。基什附近的奥海米尔土丘出土了一块石板,上面刻有图画符号和线形符号,这是迄今为止在两河流域发现的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楔形文字也被称为“钉箭头文字”,是在石头或泥板上刻画的,使用泥板通过图画的方式记录信息,并逐渐演变成表意符号。人们使用木棒制成的三角形笔在泥板上书写,每个笔画都是从粗到细,就像木楔一样,因此得名楔形文字。
古印度使用梵文。梵文与腓尼基文字(现代欧洲文字的起源)同属于闪米特文字系统。大约在公元前700年左右,印度商人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人(闪米特人的一支)接触,将闪米特人的22个字母带到印度。经过印度人的整理,大约在公元前400年时,发展出了大约40个字母,即婆罗米手写体。婆罗米文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梵语,但它确实是梵语的第一个书写证据,也是大部分印度语的起源。
这些古文明的意义并不在于它们的时间先后,而在于它们是现代不同文明的发源地,可以被视为文明发展的关键节点。学者们认为,文明古国通常位于河川台地附近,原因在于有稳定的水源有利于农业和商业的发展。然而,历史学家认为,古文明的最初发展实际上是在山区,然后才扩展到河流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