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相指的是月球视面圆缺变化的各种形状的统称。这种变化是由于地球、月球和太阳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导致的。月相的划分依据是日月黄经差度数,总共可以划分为八种形态,分别是:新月、峨眉月、上弦月、渐盈凸月、满月、渐亏凸月、下弦月、残月。
新月时,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我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几乎没有被照亮的部分。峨眉月指的是月球刚刚开始从新月状态中恢复,出现的月相。上弦月时,月球已经越过新月,达到半圆状态,照亮的面为半圆,且与地球、太阳呈直角。渐盈凸月则是指月亮继续从上弦月状态中逐渐变得更为明亮,直至满月。满月时,月球位于地球的对面,太阳、地球、月球三者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我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完全照亮。
渐亏凸月是指满月后,月球继续远离太阳,照亮的面逐渐减少,直至下弦月。下弦月时,月球再次到达半圆状态,但与上弦月相反,此时照亮的面为月球的另一半。残月则是指下弦月后,月球继续减少照亮的面,直至几乎看不到月球。
这些月相的变化周期大约为一个月,即从新月到下一个新月大约需要29.5天。观察这些月相,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月亮的位置,还可以用于指导农业、航海以及其他许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