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东北大豆曾占据全球市场的七成份额,为东北经济的飞跃提供了强大动力,被誉为东北的金豆子。
2. 得益于贸易积累,东三省成为中国富裕和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地区。
3. 直至清朝末年,东北并非大豆产区,大豆的引入彻底改变了东北的农业面貌。
4. 东北的黑土肥沃,孕育了高品质的大豆,长期位居世界生产和出口的首位,成为全国唯一的贸易出超地区。
5. 东北大豆及其制品出口,吸引了国内外商人,成为东北对外输出的重要商品。
6. 大豆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清政府曾禁止大豆出口,但在外部压力下放开。
7. 东北大豆产业在世界市场遭受冲击时,出口额占全国九成以上,拥有近七成的世界市场份额,成为大豆加工业的重要基地。
8. 东北豆饼在国际市场有广阔前景,尽管当时的压榨技术较低,出油率仅为10%。
9. 东北大豆加工业进入机器加工时代,提高了出油率和作业效率,出口量大幅增长。
10. 东北豆饼成为日本农桑之业的主要肥料,大量出口日本,东北大豆工业受到日本的掠夺和控制。
11. 在军阀割据时代,奉系军阀通过控制大豆交易,实现了对东北的经济控制。
12. 奉系通过金融实力支撑教育、军事发展,创办重工业企业,东北成为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
13. 日本商人垄断东北大豆产业,引发矛盾,奉系试图修建葫芦岛港,削弱日本在大连港的控制。
14. 日本加强对东北豆油的掠夺,大豆加工全面转向化学化和军事化,东北大豆产业受到严重操纵和掠夺。
15. 世界经济危机导致东北大豆出口量减少,大豆加工企业陷入困境,农民种植面积扩大,价格下跌。
16. 美国加强大豆育种和推广,产量大幅增长,取代了东北大豆在国际市场的地位。
17. 日本实行农产品统制政策,压制大豆价格,东北农民生活陷入困境。
18. 建国后,东北地区大豆产业得到发展,但面临挑战,现代养殖业带动大豆进口急剧上升。
19. 国产大豆在品质、价格和市场选择上难以与进口转基因大豆竞争,需要关注提升品质、种植效益和市场定位。
20. 尽管短时间内难以恢复昔日的辉煌,但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和提高竞争力,东北大豆产业仍有潜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