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燕国:燕昭王(?-前279),姬姓,名职,周召公三十八代孙。他在位期间,燕国虽然最小,但决心报仇,重金求贤,得到了乐毅等人。公元前284年,燕国与其他国家联合,大败齐军,攻陷齐城七十余座。燕昭王于前279年去世。
2. 齐国:齐威王(前356~前320),妫姓,田氏,名因齐,田齐桓公之子。他在位期间,重视人才选拔,任命孙膑为军师,两次击败魏军,特别是在马陵射杀魏将庞涓,使魏国陷入困境。齐威王也以纳谏如流著称。
3. 楚国:楚威王(?-前329年),芈姓,熊氏,名商,楚宣王之子。他是楚国历史上颇有雄才的英主,在位期间使楚国达到鼎盛。前333年,他击败越军,杀死越王无疆,并吞并吴地。楚威王在前329年去世。
4. 赵国:赵武灵王(?-前295),嬴姓,赵氏,名雍,赵肃侯之子。他即位时,赵国常受匈奴侵扰,因此进行改革,实行“胡服骑射”,奖励农业和战争,使国力增强。前298年,他让位给儿子何,但后来在前295年因内乱死于沙丘宫中,赵国陷入混乱。
5. 魏国:赵武灵王(?-前295),嬴姓,赵氏,名雍,赵肃侯之子。这段内容与赵国部分重复,应进行删除或合并。
请注意,原文中关于魏国的部分出现了重复,应该进行修改。同时,齐国和楚国的皇帝名称在原文中出现了错误,应该更正为齐威王和楚威王。此外,赵国部分关于赵武灵王的在位时间和去世情况也需要核实是否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