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宇宙中,物质大多处于极低密度状态,平均每立方米只含有大约5个氢原子质量,原子之间几乎没有接触,因此宇宙中的物质多以等离子体形式存在,而不是固态或液态。
2. 宇宙中的主要元素是氢和氦,它们的沸点非常低,所以在常温下都是气体。因此,所谓的“气体星球”实际上是指主要由氢和氦构成的天体。
3. 这些天体在内部形成复杂的分层结构,表面则由液态氢、金属氢或甲烷水冰组成。恒星内部是纯等离子体,密度类似于钢铁。
4. 大型天体内部充满重元素,例如银河系中的星际物质含有大量尘埃,太阳中大约2%的质量是重元素,这些重元素能够形成巨大的类地行星。
5. 例如木星这样的巨大行星,其中心有一个由重元素组成的核。在太阳系形成时,所有行星的原始构成是相同的。
6. 地球因为距离太阳太近,无法吸收足够的氢和氦物质,因此只能以金属和硅酸盐的形式存在,形成了“固体表面”。
7. 地球的大气层来源于岩石内部的岩浆挥发。地球大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氢,但氦非常稀缺,一旦逸散,就会消失于宇宙空间。
8. 大型天体内部的物质状态各不相同。地球可以被看作是所有物质都是液态,实际上固体表面并不存在。
9. 太阳的密度小于地球,光球的气压也较低。最终,当太阳内部的热源耗尽后,它将坍缩成白矮星,不再保持气体状态。
10. 随着时间推移,恒星内部的气体逐渐被耗尽,最终形成由重元素坍缩而成的白矮星。这些白矮星的质量状态难以明确界定,但可以视为具有明确边缘的固体。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