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抵押行为人假冒签名以谋求非法占有财物且涉及金额达到一定程度,可能面临刑事指控。
若成立诈骗罪,通常会被判处三至十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同时需承担罚金或没收财产等附加处罚。
参考法律规定如下。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